
扎倒高速公路。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相繼建成投產的格爾木至拉薩段擴能改造、敦煌至格爾木鐵路、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營業里程達到3656.981公里,路網結構更加完善,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青藏兩省區的重要引擎;
全省通車總里程達8.38萬公里,實現了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基本形成“外通內連、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公路網絡;
開辟航線130條,形成以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為核心、支線機場為重要節點的“一主六輔”運輸機場發展格局,旅客吞吐量連續4年實現百萬跨越,航空運輸在綜合交通中地位穩步提升。
“十三五”以來,我省統籌鐵路、公路、民航協調發展,進一步完善區域內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加強出省通道建設,提高通暢水平和通達深度,構建起與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促進旅游業大發展相適應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形成“人盡其行、貨暢其流”對內對外開放的新通道
“十三五”以來,乘著浩蕩春風,青海迎來了高原鐵路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從加快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大局出發,不斷加大對中西部鐵路建設的投資力度,將鐵路建設的重點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今年6月底,格庫鐵路青海段開通。被譽為“大漠新絲路”的格庫鐵路全線開通后,從格爾木到庫爾勒將由原來的26小時縮短至12小時。格庫鐵路的建成對于我省進一步完善鐵路交通網絡、深入實施“一優兩高”戰略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一條對西開放、國際合作的希望路、幸福路,也是一條連接青新的民族路、團結路。
從2016年的營業里程2873.912公里,發展到2020年營業里程3656.981公里,不斷延伸的鐵路網為青藏高原帶來全新的運輸格局,也讓青海經濟社會發展騰飛的底氣越來越足,青海也正在變為祖國西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之一,形成了“人盡其行、貨暢其流”對內對外開放的新通道。
截至2019年末,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旅客發送量完成1555萬人次,較2015年末增運362萬人次,年平均增長速度為6.9%,貨物發送量完成3451萬噸,較2015年末增運440萬噸,年平均增長速度為3.5%。
目前,青藏集團公司已建成西寧甘河工業園區、察爾汗等18個經營基地和戰略裝車點,工業鹽、鉀肥、純堿、煤炭、鋁錠、鐵礦粉及地方特色產品的整列裝車、整列發車、路企直通和快捷貨運班列優勢已日益突顯。
2016年至今,青藏集團公司創新服務理念,采取“鐵路+企業”的運輸模式,在雙寨、格爾木、德令哈3個地區,開行至比利時安特衛普和俄羅斯彼爾姆、巴爾瑙爾4趟中歐國際班列,首趟至泰國曼谷鐵海快線國際班列,打開了青海多點多線的國際市場。青藏鐵路更是被沿線各族人民群眾譽為經濟線、團結線、生態線、幸福線,架起了“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橋”。
交通運輸供給總量不足的狀況發生根本性改變
今年國慶中秋假日期間,我省人氣超高的網紅公路——扎隆溝至碾伯鎮公路因為設計獨特、穿越互助北山森林公園,所經區域自然環境優美,大量游客驅車而至。
作為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建設扶貧規劃綱要(2011-2020年)》中的省級公路之一的扎碾公路于2019年建成通車,這也是“十三五”期間我省建成的又一重要交通項目,公路通車后極大地改善了沿線貧困地區的交通條件,加強了青海東部城市群對外及內部的有效聯系,構建了新的青海東部地區北向出省通道。
“十三五”以來,我省交通運輸行業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穩步有序推進公路水路重大目標任務,行業運行“穩中有進、持續向好”,各項目標、重點任務內容、重大工程實施進展順利。
預計到2020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8.5萬公里。截至今年8月,全省通車總里程達8.3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含一級)達4040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達12757公里,三級及以下公路達71004公里,普通國道、省道中二級及以上比例分別達72%、21%,全省8個市州、67%的縣城通高速(含一級)公路,100%的縣級行政區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基本形成“外通內連、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公路網絡,總體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基本實現了“東部成網、西部便捷、青南通暢、省際連通”,農牧區基本出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交通運輸供給總量不足的狀況已發生根本性改變。
全面完成建制村通客車脫貧攻堅兜底性目標任務,于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客車,加快推進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進程,基本完成西寧市“公交都市”創建。ETC系統與全國聯網,西寧、海東“公交一卡通”與全國互聯互通。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完成省際、市際道路旅客運輸等行政許可下放及承接工作,制定了深化改革加快推進全省道路客運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指導各地優化道路客運發展環境、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示范工程。
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連續4年實現百萬跨越
8月24日,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式開工,這是我省重要的“兩新一重”工程項目,對于完善西部地區交通網絡、推進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牽引作用。
民用航空既是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特別對青海這樣一個高原內陸省份尤為重要。
“十三五”期間,青海機場公司資產規模實現穩步增長,從2016年的39.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3.1億元,年均增速2.6%;營業收入和利潤實現雙突破,其中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3.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5億元,年均增長11.6%;公司旅客吞吐量突破800萬人次,西寧突破700萬人次,連續4年實現百萬跨越;貨郵吞吐量達4.7萬噸,增速位于全國前列。
與此同時,青海機場公司全力加快省內機場建設,先后完成果洛、祁連機場新建工程、格爾木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并開工建設西寧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和玉樹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形成西寧機場為核心、支線機場為重要節點的“一主六輔”運輸機場發展格局,航空服務的廣度、深度大幅提升。西寧機場青藏高原區域樞紐、絲綢之路重要支點機場的功能初步顯現,各支線機場運營保障能力逐步提升,“以干促支、以支優干”的發展動能逐步提高。
2019年,我省共開辟航線130條,通航國內航點75個,國際航點5個,打造快線、準快線13條,日均航班大于5班。2019年,西寧機場共有26個航空公司參與運營。2018年首次開通西寧至西安的全貨運航線,減少西寧熱點航線“有貨無艙”現象,有力推動我省本地物流業的發展。(田得乾)
來源: 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