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蓬萊市依托港口、岸線、腹地等資源優勢,按照“修造船與海洋重工并舉、主導產品與配套產品并重”的產業發展思路,通過發展造船、海洋工程裝備以及配套產業,全市造船重工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日前在蓬萊中柏京魯造船廠看到,正在建造的3艘七點五萬載重噸的巴拿馬型散貨船,主船體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塢內合攏,預計明年四月份下水。在同一個船塢內,還有3艘同等級的船舶正在進行船體組裝,這就是中柏京魯造船全國首創的3+3造船法。副總經理劉虹告訴記者,“3+3”造船法以船塢生產為中心,可以有效提高船塢內場地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了分段預舾裝率及分段總組水平:“我們京魯船業已交船16艘,其中75200載重噸散貨船12艘,7000載重噸的化學品船4艘,實現銷售收入44億元,創匯4.53億美元。京魯船業今后將繼續發展壯大自身,為打造半島藍色經濟區做出更大貢獻。”
中柏京魯船業產能的不斷提升折射出蓬萊市造船重工產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從四年前的造船能力不足五萬噸,最大只能建造8000噸級的船舶,到現在造船能力達到100萬噸,可以建造30萬噸級大型船舶,造船重工產業的大跨越,使蓬萊成為全省重要的船舶工業基地。今年以來,蓬萊市共交付船舶23艘,實現銷售收入50.7億元,同比增長25.8%。蓬萊市商務局局長程普明說道:“下一步,我們將立足省船舶工業聚集區優勢,依托骨干企業及岸線優勢,全力推動造船重工產業實現大的發展。一是打造產業發展載體,重點推進北溝船舶工業園、經濟開發區海洋重工產業園、經濟開發區海洋重工產業園。爭取建立省級船舶工業園區。二是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推進京魯、渤海造船等骨干企業與山東高速等國內外大公司全面合作,積極推動巨濤重工公司實現境外上市,引導大金重工公司與國外企業合作,發展游艇制造等項目。三是強化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聯合,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力爭到2015,發展修造船、海洋工程及配套企業達到60家,實現產業收入突破100億元。”